TPE是目前材料市場中,一種具有高彈性和超高強度的新型加工材料,它可以加工和硫化時間短,可以直接使用橡膠注塑機來進行硫化程序。從以前使用同類材料的加工時間需要二十分鐘左右,現在可以縮短到一分鐘,直接提高了二十倍的生產效率。但是,我們在選擇TPE的過程時,有很多的朋友對于TPE原料和TPE造粒改性料往往分不清楚。那么TPE原料和TPE造粒改性料有什么不同呢?下面普特美小編為您介紹:
簡單的理解,原料都是單組份聚合物,而改性塑料則是兩種以上組分的共混塑料。
TPE原料,在通常情況下,主要指的是SEBS、SBS與軟化油、增強塑料樹脂、相容劑、其他助劑等共混改性造粒而成的復合高分子材料。這種SEBS通常具有較高的黏度(流動性差),通常會加入適量軟化油(降低黏度,改善加工性能),為契合市場需求,往往還會添加增強樹脂(改善材料強度)、功能助劑(賦予材料某些特殊的性能,如包覆、阻燃、鐳雕、抗菌、抗靜電、金屬質感)、相容劑(讓各組分能良好相容)等其他組分。
關于TPE原料,這一方面是部分用戶的稱呼(也有稱TPE材料,TPE顆粒,TPE彈性體,TPE軟膠料的)。另一方面,有些用戶認為國外生產的TPE為原裝品牌新料,稱為TPE原料。他們認為國內TPE廠家做的TPE是重新造粒過的,甚至理解為再生造粒料,認為國外TPE比國內的TPE品質更好。其實,國外TPE與國內TPE都一樣,都是復合配混料,都需要造粒過的,只不過多數小廠用攪拌機和螺桿塑化擠出造粒,少數大廠用利拿機共混塑化,再拉條切粒。
實際上,所有的TPE熱塑性彈性體,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廠家的產品牌號,不管材料稱呼叫法如何,實際上都是共混造粒料。國外和國內TPE材料,如果就相同規格和應用領域而言,品質是差不多的。而國內TPE市場,因為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,可能產品牌號更為細分,反而能更好的滿足客戶細節性能及加工方面的要求。